微信关注
智能客服 服务热线
产品与解决方案
金税产业
智慧产业
网信产业
金融科技服务产业
首页 > 产品与解决方案 > 金融科技服务产业
2024听两会丨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加强教育相关自媒体监管缓解教育焦虑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新媒体时代,流量逻辑催生了许多与教育相关的“自媒体”入驻网络站点平台,部分自媒体通过发布有关“升学包过班”“学校排行榜”等缺乏事实根据的视频刻意渲染教育竞争情绪,增加教育焦虑。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加强对教育相关自媒体的监管缓解教育焦虑的建议》,她建议通过完善自媒体平台的审核制度,建立健全举报和反馈机制,加强监管、提高违规成本等举措缓解教育焦虑。

  当前,自媒体平台信息发布门槛低,产出内容良莠不齐,部分与教育相关的“自媒体”为追求流量毫无底线发布缺乏依据的“升学渠道”“学校排行榜”等内容,容易引发家长的教育焦虑,渲染过度竞争的舆论氛围,破坏教育生态。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针对“自媒体”乱象发布了“13条新规”等具体治理措施,刘希娅发现对教育相关自媒体的治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刘希娅表示,自媒体的审核制度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自媒体账户发布的内容审核不到位。虽然“13条新规”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但实际上,由于自媒体平台对与教育有关的内容审核不到位,依然存在大量教育类自媒体以“普娃怎么学奥数?”“升学保过班”“2024小升初不看成绩你考虑吗?”“中学排行榜”等为标题吸引家长眼球,发布与当前教育政策背道而驰的内容,制造社会群体性焦虑。二是对自媒体账户注册的审核不严。虽然“13条新规”提出“一人一号”“一企两号”的规定,实际上,部分自媒体平台并未严格落实身份实名认证或缺乏过程性的实名认证机制,部分教育相关的自媒体主号被封禁或限流时,依然可通过“小号”继续制造流量以达到营销目的。

  刘希娅指出,针对当前制造教育焦虑的“自媒体乱象”,举报和反馈作为事后监督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并未充分的发挥实效。当前,自媒体平台对涉黄涉暴涉敏等严重违规的内容处理效率较高,但“弯道超车”“提前上岸”等与“双减”政策相悖的“炒作乱象”的举报往往被忽视,投诉无果。举报热线无人接通、留言信息石沉大海等现象是常态,举报者只能自行联系发布信息本人才能删除。平台即使受理,程序也不明确。例如,平台仅告知举报者“已提交”,并未告知受理的具体程序以及受理的时限,举报者只能被动等待。

  中央网信办发布的“13条新规”对自媒体乱象的惩治,多为在一定期限内不赋予营利权限、禁言,最严重为封号等,并未追究平台不作为的责任或自媒体账户本人的责任,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政府有关部门对炒作“升学渠道”“学校排行榜”“假期弯道超车”等自媒体账号背后的房产中介或教培机构的违规利益链条没有予以足够的监管,也没有将责任追踪到制造教育焦虑的自媒体账户本人、机构或企业,违规成本低。

  一是建议中央网信办将制造教育焦虑的相关联的内容纳入审核范围。自媒体平台加大人工审核的力度,建立“多主体审核”模式,加强对审核人员的培训,统一审核标准;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提高对教育相关自媒体制造焦虑行为的关注;自媒体平台要加快实现算法识别教育类虚假信息和变相违规字眼的技术迭代。二是严格落实身份实名认证制度。中央网信办及各地网信部门要督促各自媒体平台严格落实“一人一号”“一企两号”且绑定个人身份证或企业社会信用代码的身份认证要求,登录账号时辅以“生物识别”技术防止账号冒用,非注册账号限制其全部功能的使用。

  一是建立专门的受理和反馈窗口,各级各地网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自媒体平台等建立由专人负责的反馈处理窗口,一方面加大如何举报、举报有奖等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可借鉴快递查询的模式,一案一码,及时来更新处理情况。二是及时回复和处理用户举报,提高时效性和实效性。如教育部和网信办要求所有平台的举报均设置教育优先处理权,与教育相关的举报话题,一律优先处理。如果平台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人工回复,应该建立自动回复机制,每到一个环节都自动反馈给投诉者。增设“钉”的功能,直到平台处理为止等。

  落实管理主体责任,惩处到人或企业。各级各地网信部门一经发现平台对发布教育信息的主体审核标准过低、对教育相关联的内容未加强审核或人工复审走过场等现象和问题,要加大对平台主体责任的追责力度,惩处到人;而对于发布不良信息以及造成教育恶劣影响的自媒体账号,经查实后要加大违规成本,不停留在对账号的限流、封号等,要对账号注册人或运营者进行惩罚,如罚款等,追究其法律责任等。

上一篇:【文明旅行】文明出游 不负美景 下一篇:网信风波最新进展:曝退出方案遭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