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智能客服 服务热线
产品与解决方案
金税产业
智慧产业
网信产业
金融科技服务产业
首页 >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智慧产业
路美观点: “智慧”——对第四产业的七个看法

  或许是多个角度的原因,慢慢的变多“智慧……”的概念见诸于各类媒体公布的信息之中,像什么智慧城市、智慧小镇、智慧医疗、智慧工业、智慧农业……,还有别的很多很多。一个新名词的出现必然有着它应该出现的道理,但是,不应该的,则是对新名词的“滥用”,这种“滥用”不但混淆着公众的视听,同时,也不会让那些本该依靠“智慧”来发展的企业、产业、地区……等得到真正的发展。

  在人们把信息产业(或许还有别的一些划分标准)从第三产业中剥离出来而成为第四产业的今天,我们甚至认为这种剥离并不是必须的,信息产业可完全依旧归类于第三产业之中,而第四产业则应当属于“智慧产业”。从划分标准上来看,智慧产业与第一、第二、第三并不存在依附关系,这和信息产业的剥离不同,相反,智慧产业却能够代替信息产业目前所包含的一些“功能”,可以反作用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通过非财富投资的方式让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效率提升。

  第二,路美认为“智慧”并非恒定的,而是随人类文明、科技的进步而一直在变化和进化的。

  在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智库模式”或许是“智慧产业”的最佳代表,而在目前,我们该说“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可能会是“智慧产业”的表现形式。有一点和其他产业不同,“智慧产业”的汰换并不是那么明显,除非“人工智能+”模式真的可以完全取代人类进行思考、判断,否则,“智库”还会一直存在下去。

  第三,在路美的定义之中,“智慧产业”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名词”,同时也是“复合型知识与资源整合”的统称。

  把“人类的智慧”这种大口号挂在嘴边,对实际的执行并没有多大意义。然而,针对某个企业、项目……个体而言,“智慧”也不应当等同于“智力+知识”,在当今的全球化大背景与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氛围之中,如果无法调动产业相关的“群体智慧”,那么必将陷入“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的境地之中。

  目前,世界的发展处于一个大体的平稳时期,类似于战争这样的不可抗力并不能威胁到大多数地区、企业的发展,这也就让发展时间的变长和发展空间的变大成为了重要的话题。细想一下,如今那些超级发达的地区、或者超级有钱的企业,他们的成功是依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吗?恐怕终极答案最终都要落到“智慧”上面。

  从古至今,“智慧”对于所有的领域、层面的促进的案例都是数不胜数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于“智慧产业”到底包含怎样的产业表现形式依旧难以找到一个绝对准确、量化的模式。比如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到底应不应当归于“智慧产业”之中呢?比如研究机构到底应不应当归于“智慧产业”之中呢?在路美的定义之中,我们大家都认为:智慧产业指的是那些能够最终靠对复合型知识与资源整合的掌握,将智慧作用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使其提升效率的,可复制的模式的统称。在这样前提下,教育并未直接作用于其他产业,显然不算“智慧产业”,而科研存在着转化成其他产业动力的可能,所以可部分归于“智慧产业”。

  上文提到,人类的智慧是不断地进化的,所以“智慧”的概念并不应当是简单的“名词包装”。“智慧+”的概念无论加的是什么,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所代表的都不应该是“原有的什么加上了智慧这两个字”。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很久以前,我们就提出了“节水灌溉”的课题,而且有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也进行了研发,在这样的前提下,“节水灌溉”只应当是“节水灌溉”,而不应当就因为新概念的兴起就把自己称为“智慧农业”;或者城市交通监控系统,其实在很多大城市早就普及了,坐在监控大厅能够正常的看到所有布置有摄像头的重点地区的交通状况,那么,在次一级城市采用相同模式进行交通管控的时候,难道就非得扣上“智慧交通”的帽子才能推进吗?

  客观地讲,“小聪明”实际上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绝对不足以上升到“智慧产业”的高度。“智慧产业”加分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表现,不会是一种静态的模型,而应当是一种具有整体感,跟着时间、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面向未来的动态模型。“小聪明”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现在获利”,但是“大智慧”才可能正真的保证我们取得更长久的发展。

上一篇: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现 下一篇: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智慧城市容易